萧越勋,(1941年—2023年),出生于新化县王爷山万担庄书香门第,是一代武术宗师廖满山先生的关门弟子。是新化县梅山传统武术协会顾问、新化传统武术协会王爷山武术分会总策划、政协新化县第五届、第九届委员、新化县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新化县商会副会长、湖南省首届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常务理事、娄底市首届(1984年)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常务主任(主持协会日常工作)、新化县首届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常务副主任(后称会长,是全国唯一省、市、县三级、五届连选连任的老会长),新化县盛世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新化县萧氏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新化县萸江诗社副社长兼国学六进工作委员会主任、横阳分社社长、新化县湘中木文化研究开发协会会长、《梅山风韵》杂志社主编、《国学撷英》主编、《横阳风韵》主编。著有章回小说《王爷山传奇》、《独孤山杂韵》,小歌剧《储备缸》、《沙江河畔》等著作,现正在精心编排《梅山武功秘笈》。
萧越勋先生受家教薰陶崇文尚武,长期热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梅山派各门派的渊源探索、对其本门的内功心法、气功心法、修真口诀、救难保身总打口决、各拳式、各器械和各拳式套路、各器械套路、搏斗等一招一式都仔细研究,对各门派的武术精髓都认真拜读、细心观看,对照分析,将其精华记载入册,为编写梅山武功秘笈积累素材。总之,梅山派各大门派的经典武技,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传承发展,势在必行。
萧越勋先生利用他主编的《梅山风韵》杂志,长期默默地为梅山派服务: 如各门派经典武技的挖掘、整理和梅山派各名宿的宣传: 如晏西征、邹寿福、陈永健、刘正和、廖湘元等……让社会认识、了解、接受梅山派的武功绝技。让国人清楚地看到,中华武界除少林、武当、峨嵋外,还有一个深藏不露的、战神蚩尤传承下来的梅山派。
梅山派,具有其他门派没有的三大优势:
一是师承优势,梅山派的始祖是中华三大始祖之一的战神蚩尤;其起步之高,是其他门派无法攀比的。
二是地域优势:"梅山地方千里,东界宁乡,西界辰溆,东界邵阳。北界武陵,东南界湘乡,东北界益阳,西南界绥宁、城步,西北界桃源。(其覆盖面是现在的六个地州市,二十一个县,五万六仟八百平方公里)。其地形,广谷深渊,高岩峻壁,绳桥栈道,狈猱上下。"民居十峒之中“食则燎肉饮则引藤;衣制斑斓,言语侏离,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 也正是这地域的优势,造就了梅山蛮膘悍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
三是实战优势:梅山蛮为了生存,带领男女老少练武护峒,拿起武器严格操练,外御强敌,内务狩猎,经过成年累月的锻炼,个个英武善战,勇猛异常,使梅山武功技击套路与器械搏斗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长期与自然灾害和封建王朝斗争中发展壮大的武术渊源。
这响当当的三大优势,为梅山各门派的武林俊彦,发扬光大梅山派奠定了坚实基础。
萧越勋先生的这一举措,是让国人对梅山派经典武功的认定和对梅山新老名宿的尊重。对梅山各门派之间,个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感情的融洽、技艺的切磋和精诚团结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萧越勋先生为什么在年轻时,尚武而不授武,崇文而不传文?因为在当时,他头上有顶“地主子弟”的特殊桂冠,限制了他的一切。
如今已是尧天舜日,盛世年华,可惜他韶华不再、已逾古稀之年,但这位老先生还是在为新化的国学六进与传承发展和梅山派的复兴、全方位、多渠道服务,为梅山派武功走出湖南、走出国门、走上世界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