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传人名录-历代传承人

刘寄仙

来源:梅山武术传承核心团队 | 2024-10-03

“执斧一长揖,白门雨雪深。十年曾有约,珍重昔时心。”这首《寄仙裳》代表了明代诗人释函可的品节,也是新化武师刘寄仙名字的由来。

19444月,新化县西河镇刘家村一农户家诞下一子,当时抗日战争已现胜利曙光,日军一三一联队拟从两路进攻新化。在此背景下,农户将此长子取名寄仙,以表气节。

刘寄仙自幼对梅山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武术方面具有一定天分,生得高大且好打抱不平,弱冠之年便在乡里小有名气。出于对各门各派武术的好奇与向往,二十出头便出门游历,以武会友,辗转省内外多地,某次接触到北方著名拳术大成拳,对其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的拳旨倾心不已,便北上求学,几番周折,终拜于大成拳名家王选杰门下。大成拳又名意拳,无套路与固定招式,刘寄仙将大成拳拳意与梅山86路徒手套路以及自由搏击等拳法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练气强身为主、拳法套路为辅的新派大成拳法,并不断通过实践完善武术体系。

有所小成后,刘寄仙离京游剑江湖,交流授徒,发扬梅山武术与大成拳的精髓,多番辗转已过不惑之年,便携妻与子回乡开馆授徒。二十余年来收徒数以千计,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佼佼者,武有李振英勇夺省散打冠军,后回蒙继承发扬武学之志;文有薛虎以所承武德在商场纵横,令各方倾佩不已。期间更与咏春、形意、八卦等各派高手交流所学,让各门派高手也体会了梅山武术的精妙。授徒以拳的同时更注重授徒以德,弘扬我中华武术之魂。花甲之年转至邵阳开设寒暑期班,培养青少年对中国古拳法的兴趣。

刘寄仙古稀之年回乡颐养天年,于2021年逝世于家中。刘寄仙一生致力于发展大成拳与梅山武术,注重培养学武之人品德,“寄仙”之意,珍重于心。


上一篇:

来源:梅山武术传承核心团队2024-10-03

下一篇:

来源:梅山武术传承核心团队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