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拳名师夏安之(1923—2003),班名夏裕来,安化县平口镇兴果村人,梅山腹地——新安二化(新化县与安化县)著名武术家,师从柳森严?、张先义等梅山黑虎教多位名师,精通黑虎教刀枪棍棒、铁尺钉耙、凳拳等诸多绝技与杂耍,尤以快攻、轻功见长。
夏安之十三岁开始习武,至十七岁初具功底,被族长选中,出资拜梅山多位武术名家为师。功成回乡,与当地武术名家胡玉林一起被汉湘公司聘为夏坪溪护卫。后受益阳民团邀请赴武汉德山码头担任教头。
当地武把式寻衅比武,无可推脱之下,他要求以立下生死状为由,盼能止此争斗,不料对方竟愿立此状。于是双方立下生死状。比试中,对方一出手就咄咄相逼,招招欲取人性命。无奈之下,夏安之也不得不出狠招,一招扫堂棍正扫至对方胯下,说时迟,那时快,顺手一撬,将对手掀至半空中重重地摔下来,顿时没了气息。
虽然双方立下了生死状,但夏安之还是因此遭遇了牢狱之灾。其间被典狱长看重,刑满担任狱中看守,后因思家心切请辞回家,以在资江河放排(木材扎成排顺水流放到益阳出售)为生。
解放前夕,安化土匪十分猖獗。一日晚上回家,夏安之路遇几个土匪索要钱财,被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后来土匪头子见他功夫了得,找上门来,威逼利诱其入伙,遭到夏安之的严辞拒绝,土匪头子便以比武相胁,被夏安之一招打退十多米远,喽罗们赶紧搀扶着主子踉踉跄跄跑了。自此,土匪再也不敢光顾夏安之家所在的村子鸡婆塘了。
解放后,夏安之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为后续部队准备入朝时,前方战事已停,便转而参加了荆江分洪工程。荆江分洪区是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开始建造,位于荆江南岸的湖北省荆江市公安县境内。荆江分洪工程是长江中游防洪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防洪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8年2月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冒雪来到了荆州大堤上,在大堤上干活的夏安之隔周总理只有几米远,周总理那深邃的目光、遒劲有力的手势,一直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是他这一生中最得意也时常向人提起的一件事。
夏安之回乡后担任大队长多年,后担任乡镇护林员,直到年迈告退。在担任乡镇护林员期间,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护林员,为地方的林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传,夏安之以轻功见长,一件一百五十斤重的砂衣他穿了五十多年,上山挖土、种玉米、砍柴、做事穿着不放,脱下砂衣能上屋檐拿瓦片。他的抓功也非常了不得,能抓一百六十斤重。他一个纵步七八米,上二楼不走楼梯。他纵身一跃,能抓住房梁吊方,从这头跃到到那头,身轻如燕。夏安之曾在益阳、新化、安化、溆浦等地收徒教武,弟子达八百之众。他的三个儿子:延光、延军、延雄和爱徒刘美先、刘承宗得到了他的真传。
夏安之先生淡泊名利,多次应邀参加各种赛事,得奖状、奖杯若干,但他很少与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