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彪,男,52岁,湖南省新化县人。虎拳技艺传承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裁判,武术段位制推广员、指导员、考评员。曾担任中华武术职业学校总教练、中南保安职业学校总教练、59785部队散打擒拿格斗教官、虎拳研究会执行会长、原南北武术协会会长、省武协常委、振兴武道馆常务副馆长、育才武术文化培训中心副主任、辅邦武术文艺培训中心法人代表。
1970年,曾彪降生于梅山腹地的汝水河畔黄西村。
黄西村历史悠久,崇文尚武。谱载,曾彪的六高祖父曾采方系湘军武将,因见湘军杀戳过重,解甲归田,隐居乡里。
曾彪武艺高超,挥舞一把128斤的关公刀,出神入化。有如关云长再世,神勇无比。曾彪又通医术,开馆授徒。梅山武者,能武能医,或许源于此吧!由高祖传至曾祖、祖父而到曾彪,算起来已有了六代,曾彪算得上是武林世家的子孙。
曾彪自幼受武术熏陶,六、七岁时开始练习基本功,立志要练好功夫,则始于一场纠纷。
那一年,生产队里有一块晒谷坪划作两半,却被人私自占去了一半。曾彪的父亲是生产队长,便去找对方理论。没想到,对方十几个人打到家里来了,冲坏了自家的土砖围墙。
看到这一幕的曾彪心里窝了气,想着练好武艺长大了保护家人。从此练武特别专注,先后跟随张长奎、张球星、罗周田等梅山把式练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八岁时,曾彪听说武术大师邹寿福在县城开办了大型武馆,并且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武术人才。曾彪便在父母的艰难支撑下,通过借钱借米进入南北武馆深造。因为对武艺如饥似渴,又领悟力极强,他深得武术名家邹寿福先生的喜爱,成为其爱徒。
曾彪练功夫,有霸蛮之气。放牛时,常常板着两只牛角和牛较劲,直到把牛扳翻、自己也累翻为止。
为了练拳力,先用蛇皮袋子装沙子拌粃谷,打着打着不过瘾,后将蛇皮袋子里的粃谷换成沙子和卵石。他早晚必打,袋子上红斑点点,是他练功时留下的血迹。
二十岁时,曾彪受南北武馆的委派,来到福建漳州教武。当地有个姓王拳师,自恃武艺高强,见他年纪小,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以学拳为名,要求与他打进场。曾彪牢记师父的教诲,低调做人,谦虚谨慎。这回自知来者不善,但又不能拒绝,被迫应战。
王拳师练的是西洋拳,拳击凶狠,招招阴损狠毒,直冲要害。曾彪不熟悉对方路数,只能一边防守,一边观察,不免渐落下风,连败两局。熟悉对方拳法后,他改防为攻,以快准狠的梅山虎拳招式,击败对手,后连赢三局。
此后,曾彪先后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江苏、北京等地开始寻师访友,边教边学,先后得到柳森严的高徒袁德润师父、国际气功师赵继书先生的指点,武艺突飞猛进。
一路走来,获得了多项荣誉:1991年,荣获湖南省第二届农民武术运动会套路表演金奖;1992年获得湖南省武术强民杯散打冠军;1993年荣获湖南省江南杯散打冠军,并获得省武术协会荣誉勋章。上世纪九十年代荣获当代武林新秀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湖南省武术协会荣誉勋章;2018年当选为湖南省“武林百杰”。
曾彪宅心仁厚,心存善念,乐于助人。
廿一世纪初,他到缅甸淘金时,看到当地非常贫穷,常去学校看学生,给他们带去许多学习用品。
有一次,他去贵州采购煤矿设备,在街道上看到一位小姑娘一边唱歌,一边乞讨。他了解到小姑娘的爸爸在一个小煤矿因塌方致残后,当场资助了小姑娘1000元。后来记了小姑娘的电话,还给她汇过几次钱。
从此,曾彪与公益结缘,怀慈悲之心,助人为乐。遇见贫困者,慷慨解囊。至于这些年来,他到底在公益路上,花了多少钱?助了多少人?他憨厚一笑,不记得了。
施于人而不图其报,为大善;不计付出,有求必应,为大善之人。曾彪当之无愧。
有一回,曾彪去新化建设银行办事,忽然听见有人喊:“抓小偷,抓小偷啊……”曾彪看见一小偷就在前面十几米,便立马追了过去,一招制敌,抓住小偷,与群众一起,将其扭送到当地派出所。
2004年的一天,城西铁路下房子发生火灾。消防队员赶到后,拿出斧头想要砍开紧闭的门,可是忙乱之中怎么也砍不破。其时,大家最担心的是房子里面的煤气爆炸。
武行出身的曾彪,懂得力道要集中一点,便抢过斧头,聚力敲开,破门而入,敏捷地提出煤气罐子,挽救了在场人的生命,减少了财产损失。
曾彪传武授徒三十年来,培养了全国各地上万名武术学子。他深深地领悟到:练武,应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德在艺先,则艺可利人利己,反之,会害己害人。
他开办的辅邦武术文艺培训中心,在新化首创武术、书法、演讲口才、舞蹈、文化学习等全方位的结合应用。主张文武兼修,文静武动,动静结合,才是长久之道。对品德好、悟性高的徒弟,曾彪特别看重,倾力培养。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乐意做一个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在他看来,把一个好武术苗子带出来,就是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