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梅山武术-内容与传承发展

摘山射猎 出操戈戟 ——梅山峒蛮与早期的梅山武术

来源:晏西征《梅山拳》湖南人民出版社 | 2024-05-16

梅山之名,古已有之,至于其名起自何时,历代史家见仁见智,所述纷纭。在宋神宗熙宁五年 (公元 1072 年)开复梅山设置县治以前,梅山地域虽在中国历代王朝的版图中,但梅山人却不奉诏令, 不服王化,历代王朝则视其为化外之民,以蛮人相称,如汉代称武陵蛮、长沙蛮,唐、宋称梅山峒蛮,故有关梅山及梅山武术的历史,民间虽有诸多传说,但正史却鲜有记载。

梅山武术以地为名,溯其源,可上推至远古氏族部落时期。

古梅山的中心地域——湖南省新化县是中华蚩尤故里,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我们的先人在此居住,梅山武术就在远古先人们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开始萌芽了。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但也是最为实用的格斗技能,如拳打、 脚踢、抓扯、躲闪、扑压、缠抱等手格猛兽的技术是拳术的萌芽,而使用器具劈、 砸、 砍、 刺则是长短兵器招式套路的萌芽。

与炎黄二帝同为中华人文始祖的远古战神蚩尤,是古代兵器的发明者,有好兵善战作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之说。作为蚩尤部族世居地的古梅山,是全球苗、瑶民族的发祥地,也是原始巫术的发源地。

提起巫术和巫师,当代人大都嗤之以鼻,视其为封建迷信。却不知巫文化的历史远比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其源于苗蛮的巫事祭祀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文化处于原始状态时,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古籍中也有许多关于的记载,巫者及巫术在中国历史上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巫术的巫者, 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世俗影响, 巫通天人, 王为巫首之说。

蚩尤就是九黎部落的巫首,在他和部族其他领袖的带领下,古梅山人为争夺渔猎之地,不断地进行扩张与兼并,逐步形成了地跨江淮流域的庞大部落集团。 当时,在每次战斗的前后,都要举行祭祀,那些在以往战斗与狩猎中运用得比较成功的一拳一脚、一击一刺逐步充实着祭祀武舞, 在蚩尤等大大小小的巫首们带领下,部落成员进行着反复的模仿与练习,然后在祭祀仪式上进行舞蹈,用以祭祀神物和部族始祖并庆祝胜利,或祈求神灵保佑他们以后再用这些击刺杀伐动作去战胜敌人。如此反复模仿与练习,从而使梅山武术有了质的飞跃,并从生产斗争中逐步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战斗技术。同时,梅山武术中独特的巫术礼仪与功法系统也在此基础上逐步成型。

随着九黎部落的不断壮大,它又继续向北扩张,战胜了先一步进入中原的炎帝所属共工部落。最后与黄帝战于逐鹿之野,蚩尤战败身死,九黎部落逐渐解体,遗族向南回迁,其中一支退到江淮、洞庭一带,组成新的部落集团,史称三苗。至禹帝时,三苗最终战败,部族再次分化,其中一支退回峰高林密, 可渔可猎,有险可守的古梅山,开始了力抗王权的化外蛮夷生活,梅山武术也就是在这人与人的战争中正式产生并逐步形成的。

史称梅山蛮性剽悍,历不服中土,北宋开梅建县以前,历代王朝为使其臣服,屡屡发兵征讨,而梅山蛮则愈杀愈不服,愈对抗,朝廷则再征伐。自汉代至北宋,朝廷对长沙蛮或梅山蛮的征伐兵事和梅山蛮对抗朝廷的战事于正史有记载的就多达数十起。《汉书》 有伏波将军马援阵亡梅山的记载,《三国志》有东吴大将黄盖迎击武陵蛮入寇的记载,五代时有楚国司徒王仝征讨梅山兵败身死等, 在这征伐与反抗的循环中,练武成了每一个梅山人的生存手段。

北宋神宗开梅建县后的安化县第七任知县吴政尧在其所作的《开远桥记》中对当时的梅山描述道:“……民居十峒之中,食则燎肉,饮则饮藤,衣制斑斓,言语诛离,出操戈戟,枕居铠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 时任驻长沙的武安军节度推官吴居厚开梅置县后,曾到新化推行王安石新法,他写的 《梅山十绝句》 中也有峒里山川多斗绝,腰间刀剑习如神的感叹。

可以说在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 1072 年)梅山开邑建县之前,梅山武术是梅山全体峒民的公产,是一种纯军事型的格杀技能,梅山每一个成年人几乎都是猎手和战士,学武练武是全山各峒有组织的活动,集众练武以抗朝廷是每个梅山人的神圣职责,这也是梅山人能以区区千里之地与庞大的中央王朝对抗上千年的原因之一。同时,在朝廷的高压封锁政策下,梅山武术摘山射猎还是每个梅山人必备的生存手段。在早期的梅山,有三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被梅山后人尊称为上、中、下三峒峒主的符 (扶)天锡、李天华、赵天祥,他们不仅有惊人的武功和捕鱼猎兽的渔猎技能,还有降魔伏妖的法术,他们教峒民练武护峒,也教峒民不同的生活技能,有上峒梅山装车挽弩,中峒梅山游山弋猎,下峒梅山钓鱼打网之说。

在早期的梅山武术中,有史可查的还有两位代表人物,即梅山左甲首领扶汉阳、右甲首领顿汉顿,他们为报宋将石曦犯境杀民之仇,多次进攻宋朝的郡县 (其事在 《宋史·石曦传》《宋史·田绍纷传》有载)。

正是频繁的战争与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早期的梅山武术得到了不断的进化与完善,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的史料对归服王化前的梅山与梅山武术少有详细的正面记载。但我们仍可以从各种文史资料的字里行间,以及梅山域内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得出:梅山武术起源于摘山射猎的渔猎劳动之中,是梅山人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斗争的必然产物;发展于频繁的战争之中,形成了以弓弩戈戟等战斗兵器和猎刀、猎叉等狩猎工具的操练使用为主,徒手格斗技术为辅的梅山武术。梅山人的习武则以各峒统一组织的集体操练为主,个人间的传授练习为辅,虽没有文字理论,但无论徒手还是兵器技法,都已初步形成体系,并有与之相适应的辅助功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来源:晏西征《梅山拳》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