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传人名录-历代传承人

胡如山

来源:梅山武术传承核心团队 | 2024-10-03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可以说是老少皆知,可那毕竟是文学作品。在溆浦县三江镇大花村(旧时属新化),有一个叫胡如山的武术家,人称力大王,真的为了救人打死过一只猛虎,一时传为美谈。

胡如山(1913.82017.4),活了104岁,年轻的时候身高1.8米,体重200来斤,虎背熊腰,高大威猛,力大如牛,走路虎虎生威,师从梅山黑虎教名师刘承松,精通黑虎教梅山武术徒手套路、三十六扣手、刀、铁尺、板凳拳、棍术等,尤以力大、抓功、插手功、点、纵、箭步、棍术等见长。

胡如山的家在大山深处,以砍树扛树为生。1933年冬,20岁的他与堂兄胡万喜在屋后烧木炭,堂兄带了一条三十斤的大黄狗和一杆猎枪,柴火正旺的时候,从密林深处钻出一只大老虎,老虎身架高大威猛,却并不壮实,也许是饿了好几天了,虎视眈眈盯着大黄狗,正在埋头烧炭的堂兄听到黄狗的尖叫声,抬头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老虎,吓得连话都说不岀来了:“如山几,如山几,赶快过来,这里有,有,有一只,一只老虫……”话还没落音,老虎开始向狗进攻,堂兄举起猎枪对准老虎就是一枪,受伤的老虎一转身迎着青烟向堂兄袭来,来不及躲闪的他被老虎一口咬住了头,老虎把他扑倒在地,两边用力猛甩。

在旁边砍炭柴的胡如山,一个箭步冲上前,双手用力掐住老虎的脖子,想把堂兄从虎口里救出来,但是饿极了的老虎,虽然感到很疼痛,却并没有松口的意思,拼命挣扎,身边的黄土都被滚出了一个大坑。胡如山看到老虎没松口,他便用手腕夹住老虎的脖子,先用二龙戏珠把老虎的两只眼睛扣瞎了,疼痛难忍的老虎后腿向胡如山的腿上蹬去,胡如山的裤腿嚯地被撕裂,虎爪子象利剑一样深深地扎进肉里,顿时血肉模糊,血流如注。胡如山强忍巨痛,将虎腿掰倒,让它面朝天,用脚按住它的胸口,狠掐了几分钟,然后拿着随身带着的砍柴刀,把老虎的喉咙割断,老虎才慢慢松开口,身子瘫软了下去,再没有气息了,堂兄终于得救了。堂兄虽然得救了,却伤得很重,160斤虎肉卖了刚够治堂兄的伤。 

胡如山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家有五兄弟三姐妹,他是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穷,兄弟姐妹经常忍冻挨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少的他经常步行百多里去县城购买米、大麦、小麦子,维持家庭生活,有一回去县城买了150斤麦子,途经土匪出没的“王爷界”时,天已经黑了,遭遇四个涂黑脸的土匪抢劫,幸好其有一身毛力,与四个土匪蛮战,把四个土匪打得落荒而逃。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练武。

于是,拜梅山黑虎教名师刘承松为师,苦练博大精深的梅山武术。他每天用水桶放石头练抓功,桶里面装着石头抓着捆绳梁连转十圈,石头由轻而重,层层加码,几十年如一日,天天练,从不怠懈。他双手抓着堂屋里137斤一边的石磨,一手抓一边,连转十圈。他每晚睡觉时抓着那床面,要抓十几下,连床面都留了深深的十个手指印。他纵身跃起,抓住中堂梁吊方,从这头走到那头,轻如飞燕。他上二楼可不走楼梯,飞身而上。

胡如山尤以棍术快攻见长,练棍时一尺五的丫口棍在他手中起风叫,他一个箭步杀棍89米,常练用棍撩三个木马不落地,有一天早上天没亮就起来练棍,一时失手,一个箭步一杀棍将中堂屋的神龛板和鼓门板二板穿空直过,至今留下一个圆圆的洞。

他上山砍柴时,捆绳有多长就捆多少柴,一般的一捆柴都有300多斤重。就是他满百岁的那一年扛回来的柴,县委书记来看他的时候称了一捆,有92斤重。

二十世纪60年代初,胡如山家槽门口有一条木桥,因桥木腐烂,他便带着三个儿子,上山砍了三根上百年的杉树,准备把桥修好。三根树杆长都有10多米,4尺围,三个儿子抬一头都抬不起来,他一个人将三根桥木扛到桥边架好了桥。一根大的桥木有上千斤重,从此“力大王”声名远播。

胡如山以弘扬梅山武术为己任,曾在安化渠江、连里、坪口、金凤、溆浦等地教武,广收门徒,年老仍以授徒为乐。其武功传承三个儿子:传典、传清、传德和女婿刘丰来、外孙刘承宗、爱徒周汉先,倾心教授,毫不保留。


上一篇:

来源:梅山武术传承核心团队2024-10-03

下一篇:

来源:梅山武术传承核心团队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