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命(1860——1938),名纯佑,字石命,自幼即随同族的游佳武师父学练梅山武术,软硬功夫俱佳,犹善轻功,精技击,门中师辈认为其有再先师祖之风。
年轻时的游石命生性好斗,好武若痴,但闻何处有精擅技击的好手,无论远近必将登门切磋,以武会友,获胜后也从不炫耀,故常与人打斗而又风评极佳。
一次,恰逢沙江赶圩,游石命特意用一担专装块煤的箩筐挑着重达140余斤的黄豆到沙江桥上贩卖。刚刚将箩筐放下,一位操着四川口音的刘姓汉子来到游石命面前,问黄豆怎么卖?随即,刘某伸出右手插进箩筐,抓住一把黄豆,一用力,黄豆全部变成豆饼。
“师傅,你这黄豆似乎没有晒干啊?”刘某说。
当时的游石命,个头并不高,80斤左右,但他并未将有意挑衅的刘某放在眼里。只见他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来,学着刘某的样子,也抓了一把黄豆,轻轻用力,黄豆浆从掌心溢了出来,“咦,这黄豆真的没有晒干,连水都被挤了出来,可能是婆婆子(妻子)粗心,忘了多晒一把吧!”
能空手将黄豆抓出豆浆来,很显然,游石命占了上风。四川汉子刘某自知不敌,连忙跪下致歉,并说明来意,他来新化,主要是听闻游石命身怀绝艺,功夫了得,想拜他为师。之所以挑衅,无非是想试试传闻中的游石命师傅功夫究竟怎么个厉害法?
后来,刘某跟随游石命习练了整整三年的梅山武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事。
传闻,游石命缩骨功非常了得,能在旧时舂米架下,凭借矮小的身躯自由穿梭。众所周知,舂米架与舂米的石槽之间,间距不到80公分,正常人想要钻过舂米架,绝非易事。但是,对于游石命来说,却轻松之至。不管舂米架舂的多快,他都能轻易钻过。
中年后,曾受同乡之邀率弟子数赴汉口宝庆码头,在“宝帮”中传授武功并应对抢码头者。所谓“宝帮”是武汉的宝庆会馆与宝庆码头的业主、工人以及新化的航运业主、工人所组成的帮会。新化在清代归属于宝庆府,在武汉的新化人被称为“宝古佬”。这种纯由新化人聚集在一起自保的组织被称为“宝帮”。
当时航运是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而大都市的码头则是风云际会龙蛇混杂所在,汉口的宝庆码头是早年新化人凭自己的智慧和武功打下来的。主要用于停靠运输煤炭的毛板船,为梅山地域与中原各地的物资流通起到交通枢扭的作用。因码头的位置极佳,对此眼红的各地帮会多如牛毛,也就经常会有不同规模的打斗事件。
游石命在宝庆码头虽然很少出手,但他在“宝帮”中时常带领弟子演练梅山武功后,震慑诸帮,使码头的争斗逐渐平静下来。
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元老、中部同盟会总务会议长、新化人谭人凤受命联络社会各界力量策应武昌起义,闻游石命之名,以民族大义前往说之,游石命欣然从命,率儿子游国华及“宝帮”帮众随谭人凤参加武昌起义。
谭人凤在武昌起义后,参与湖北军政府的筹建,促湘援鄂,游国华受命赴岳阳留守师任国术教官,游石命则护卫在谭人凤身边,奔走于全国各地从事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革命活动。
民国9年(1920年),谭人凤在上海因病逝世,孙中山亲自为其治丧,谭人凤在临终前将游石命推荐给孙中山。谭公去世后,游石命依其遗命,跟随孙中山行保镖护卫之责。一年后,其子游国华在岳阳任上因病逝世,游石命乃辞别中山先生返乡。隐居老家新化游家佛光垅,全力培养其孙游本恒,并整理手书梅山派本经-《梅山拳谱》,传于其孙游本恒。